天旋地轉吃藥都不會好?可能忽略了前庭神經炎這個診斷!
天旋地轉吃藥都不會好?可能忽略了前庭神經炎這個診斷!
前庭神經炎是一種常見的內耳疾病,前庭神經主要是負責平衡和空間定位的神經,當前庭神經發炎時,會導致嚴重的眩暈、噁心、嘔吐等不適。在眩暈專科門診中,前庭神經炎是周邊型暈眩中第二常見的,第一名是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前庭神經炎佔比約3.2-9%,發病率為每10萬人3.5例,主要影響40至50歲人群,男女發病率相等。
前庭神經炎的典型症狀:
1. 表現為急性、長時間的旋轉性眩暈,伴隨噁心和嘔吐,持續數小時至數天。
2. 聽力症狀較少見,但還是可能出現耳鳴、耳內壓迫感或聽力喪失。
造成前庭神經炎的原因:
1.最主流的假說是潛伏的神經親和性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HSV-1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重新激活。
2.免疫學研究指出,VN可能與免疫失調有關,但相關證據有限。
診斷與評估
1.HINTS測試(頭部衝擊試驗、眼震、斜視檢測)對區分中樞性和周邊性眩暈具有高敏感性(98%)和高特異性(85%)。
2.前庭功能測試(如cVEMP, oVEMP, 和vHIT)可識別受影響的前庭神經部分,幫助診斷。
前庭神經炎的治療
急性期治療包括前庭抑制劑和抗嘔吐藥,但需短期使用以避免干擾前庭補償。
1.潛在治療:類固醇可能有助於改善前庭功能,但療效仍存在爭議,抗病毒藥物未顯示明顯效果。
2.復健:前庭復健訓練(包括平衡訓練和視覺穩定訓練)被證實有助於中樞代償,並促進功能恢復。
結論:
前庭神經炎是內耳病毒感染的一個重要疾病,病毒假說目前成為前庭神經炎的主要病因。近期的證據顯示,動眼檢查在區分前庭神經炎與中風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在前庭功能測試中引入頸部和眼部前庭誘發肌電位測試以及視訊頭部衝動測試,使得診斷前庭神經分支的發炎更為精準。前庭神經炎急性期的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而長期治療則旨在使用復健來改善前庭功能。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