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的臨床定義為一有鼻部症狀的疾病,它是因為暴露在過敏原之下,由免疫球蛋白IgE媒介所引發之鼻黏膜炎症反應 通常可以根據病程分為間歇性以及持續性兩種,根據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以及中/重度 (如下表),另外有一種分法是全年性跟季節性,全年性通常是跟塵螨、黴菌孢子以及動物的皮屑有關,季節性通常是和花粉比較有關,在美國有大約3000-6000萬人深受此苦,目前是美國第五大的疾病,持續的過敏會造成生產力的下降,根據統計平均一個人一年會因為過敏請假或是看病等等大約會花費600美金左右,這對一個國家是很大的一個負擔,而且已經超過氣喘、糖尿病以及冠狀動脈疾病,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面部特徵包括鼻尖上方有橫紋,張口呼吸,下眼眶有黑眼圈、皺紋,皮膚有過敏現象等等,而其鼻內黏膜常呈水腫、蒼白且有清鼻涕。



鼻子過敏到底要不要控制呢? 我都會建議病人注意一下白天剛睡醒的精神以及從事工作或學習的時候會不會因為過敏常常中斷,過敏的鼻子會造成鼻黏膜腫脹,進而造成晚上可能會睡眠呼吸中止,會讓我們晚上睡眠的時候腦部相對缺氧,所以常常會有睡不飽的情況,睡眠呼吸中止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例如中風或是心肌梗塞),所以如果有以上的兩種症狀之一我就會建議病人需要積極控制。



治療方面的選擇 :
1. 避免過敏原 : 不要使用地毯、房間盡量不要放一些軟綿綿的布偶或玩具、使用防塵螨的床組、使用具有HEPA的機器來清潔 (吸塵器或是空氣清淨機等等)、使用攝氏60度的熱水來清洗床罩和被單、控制環境的濕度 (可以改善黴菌)、使用殺蟲劑跟小心處理家裡時物的殘渣可以減少蟑螂的數量,通常單一方法是會容易失敗的,所以建議要多種方法同時採用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另外,寵物養的數量越少越好,也可以減少空間中毛屑的量。

2. 抗組織胺 : 組織胺會結合到H1受體造成過敏反應,抗組織胺會結合到沒有活性化的H1受體進而穩定受體讓他維持在不活性的狀態 (inverse agonist),第一代的抗組織胺會有嗜睡的副作用,因為他們會同時作用到乙烯膽鹼類的受體造成抗膽鹼的效果,第二代比較專一性,而且半衰期比較長 (12-24小時),局部作用的抗組織胺作用快且沒有嗜睡副作用,同時也有緩解鼻塞的效果,可以提供不喜歡吃藥的民眾另一種選擇。

3. 類固醇 : 號稱美國仙丹,在報章媒體渲染下人人聞之色變,其實類固醇在呼吸道或是免疫方面的治療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只是他的使用需要在醫師嚴格監督下使用,免得它的副作用大於它的療效就會得不償失,一般來說鼻內用的類固醇噴劑是目前全世界公認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主流,主要就是因為他效果好、副作用少且有些種類不會影響小孩生長、只有極少數會造成鼻腔乾澀、結痂以及流鼻血,如果很嚴重的病人可以考慮先給予口服類固醇,當然這都要先跟病人告知以及衛教才行。

4. 去充血劑 : 口服去充血劑如果跟抗組織胺併用的話效果大於任一種單用,副作用可能會有失眠、噁心、躁動不安、極少數會有血壓升高,如果病患有攝護腺肥大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話使用這一類的藥物就要非常小心,至於市面上常見的立即性緩解鼻塞貴森森的鼻滴劑,可是不能使用太久不然可能會造成反效果例如藥物性鼻炎,歐洲的醫學指引建議不要連續使用超過10天喔!!

5. Cromones : 是肥大細胞穩定劑,一般認為效果比鼻內類固醇跟鼻內抗組織胺效果差一點,只是效果比較短一天需要使用數次,好處是幾乎沒什麼副作用。

6. 其他種類的藥 : 抗膽鹼類鼻內噴劑ipratropium bromide,對於流鼻水的治療效果特別好,通常不會有其它的副作用,不過缺點就是對於打噴嚏以及鼻塞的緩解沒有效果,白三烯 (Leukotriene)受體的結抗劑,有專家說跟口服抗組織胺效果相當,根據研究經過兩周的治療可以有效改善過敏的症狀,但是效果還是比鼻內類固醇差一點,還有一種標靶治療是針對IgE抗體 (Omalizumab),但是經過研究沒有比傳統的治療方式效果好,且價格昂貴不符合經濟效益。

7. 免疫治療 : 有分皮下注射跟舌下,先去找出過敏原再不斷重複用過敏原去刺激造成減低敏感度,所以又可稱為減敏療法,好處是效果可以持續數年且可以預防氣喘,缺點是注射處會不舒服、要跑醫院非常多次、因為要很多次所以費用會很高、小於1%的病人會產生全身性過敏休克反應,雖然有缺點,但是免疫治療是能夠從根本去改變這個疾病的方式,所以接受這種療法的還是有只是不多。

8. 鼻腔沖洗 : 單純使用鼻腔沖洗效果不好,但是如果把它當成輔助的角色是可以加強療效的,目前可以使用等張或是高張的生理食鹽水來沖洗,哪種比較好仍然沒有定論,有研究是說高張的效果比較好但是副作用也比較大一點,鼻腔沖洗可能可以改善黏液的清除效率、移除過敏原或刺激因子、移除發炎介質、移除biofilm、增加纖毛運動,至於多久沖一次或是一次沖洗多少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